編按:2016年7月25~29日連續五天,修亮老師受到全國第一個公辦民營小學岳明國小校長黃建榮校長之邀,主持一項教學示範,透過教學實境,帶領老師們思考並嘗試開展從明明德→自知自覺,到親民→均衡溝通,再到止於至善→完美合作,從國小到大學一貫之道的人格自覺教學。這是全科的課程,也就是說,它包含了數學、語文、社會、自然,以及兩性教育、環境教育……等等。修亮老師當年在頂溪國校任教時,就是用自編教材來實踐以學生人格自覺為主的教育,讓我們看到了教育的可能性。感謝許雅貞老師在課程進行中所做的紀錄,我們從2016年8月份第70期電子報開始,逐次刊出,以饗讀者。這是第四節課的課程紀錄。
■前言:數學課也要與生命合一
這是第二天的課,開始連結數學的部分。
數學在技術上是操作學習,但數學原來是一種哲思,如果不能將思考概念建立起來,技術操作即使再怎麼熟練,都只是背誦而已。
國小是基礎人格建構時期,只從背誦性的技術操作入手,不論用了多麼有趣的裝飾性遊戲,數學仍然只是脫離現實的冷漠數字。因此數學起始就應該與人文課程一併學習,使數字與生命是合一的。這是我使用宇宙創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原因。使用其他生活教材都可以,重點是與生命合一。
【第二天第一節】
先復習昨天學過的概念,拿某某某昨天在野外觀察的記錄,在黑板上寫下學生創造的字,後來寫下「魚」字,問大家認不認得這個字?提醒學生老師講的句子是什麼字,明明看起來就很像圖,為什麼?老師講過、家長教過,再寫下「魚」的甲骨文,問學生第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這個字(指甲骨文)是「魚」?接著再寫下「龜」這個字的甲骨文,讓學生猜猜看這是什麼字,再問學生第二個問題:如果是你,你要寫哪一個字?
討論怎麼畫抽象的感覺,例如:笑要怎麼畫?
生:畫一個人,畫一個娘家。
師:為什麼你要畫一個娘家?因為回到媽媽的家感覺很快樂,對不對?哇~你這個感覺很好。什麼東西、什麼都沒有,怎麼畫?既然你認為什麼都沒有,為什麼你覺得什麼都沒有是一個東西?所以你昨天畫什麼都沒有,畫成黑黑的,這是東西嗎?
生:像外太空什麼都沒有,那像外太空還是外太空。
師:那你們畫的應該是感覺,什麼都沒有,那為什麼要畫黑?不是什麼都沒有嗎?
生:也什麼都是!
師:哇~那你講得太好了,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是。什麼都沒有又什麼都是,是什麼樣子?
生:透明。
師:什麼都沒有,應該連透明也沒有啊!那是什麼?好,王老師要開始來講一個什麼都沒有的故事:
我們一開始當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應該會出來一個?
生:大地方。
生:外太空。
師:對!應該會出現一個大大的地方,那有邊嗎?
生:應該連尺都不能量,完全無法想像的大,超級大的。
師:哇~大到無法想像的大,有一句話叫作無邊無際,「際」是兩邊交接的地方,就是這樣!講得太好了!有聽過南極北極嗎?南極北極在哪邊?它是地球最⋯⋯
生:中間的地方。
師:很近嗎?
生:很遠。
師:很遠的、很遠的地方,「極」就是最遠最遠的地方,咦!你們剛剛說中間,中間是哪裡?中間是我們中間,最遠最遠就是出現的大地方,遠到到哪裡都不知道,這叫「無極」(寫下來)。
生:那我們那時候什麼都沒有,沒有氧氣,沒有地球。
師:對!在一個無極的大空間裡,什麼先出來?是看得見的先出來,還是看不見的先出來?那你們覺得是「碰!」的什麼都出來了,還是慢慢的?⋯⋯
生:慢慢的,一開始全部都是空的。
師:昨天我們學了有順序的思考,那應該是在無極的大空間裡,是什麼先出來?你們認為如果是外太空,要先生出一個東西來的時候,它有沒有感覺?
生:當然要有感覺,沒有感覺就不會想先啊!
生:無極大空間。
師:好!無極大空間,這個詞好,那它會不會想,是不是也會有次序的想?所以,他會怎麼想?這個世界是怎麼創造的?有二種想法,一種想法是科學家,從看到的東西去做研究,再去想為什麼?就像某某某提到大爆炸,就是科學家想出來的,另一種是哲學家,哲學家也是觀察,但是不去切開、拆開實際的東西,從大的整體去想,去思考。
生:神嗎?
師:不是,那是神學家,神學家是認為這世界是神創造的,都是因為神的關係。所以你們認為,人是最晚出現的,在人之前,是古人,有恐龍⋯⋯
生:以前有星星,然後有太陽、月亮。
師:那在星星之前,什麼都沒有,應該是⋯⋯?
生:一片空。
師:這就是有順序的思考。
生:沒有道理。
師:那所有的事都有沒有道理?那我可不可以叫桌子立刻生出鉛筆盒來,不行嘛!為什麼?在這個看得到的空間裡,事情的發生是有順序的,這是有道理,這是「經驗」(老師在黑板寫下「經驗」兩個字),所以我們從經驗中知道明白看得見的順序,那想的順序看得到嗎?什麼東西看不到?空氣!空氣會形成什麼?教室上面是什麼?電風扇,電風扇在吹什麼?
生:吹我們!風!
師:有沒有什麼是看得到的風?
生:龍捲風、颱風。
師:為什麼龍捲風看得見?水是透明的,當它變成漩渦的時候,你看得到嗎?它裡頭沒有塵、沒有垃圾啊!為什麼你看得到?
生:那轉轉轉,掉下去很危險。龍捲風裡面有一個很大的洞。
師:水的漩渦中間是空的,外面呢?兩邊四周圍都是水,整個在捲著,四周有很多東西,但中間是空的,所以無極開始想的時候,如果無極是爸爸媽媽,那他最想要什麼?
生:小孩。
師:那你們想,如果無極開始想開始想想想想,會不會想出來一個東西?想到要有小孩的時候,感覺會⋯⋯?
生:很開心。
師:如果想想想又想不出來的時候,感覺會⋯⋯?
生:很難過。
師:很開心跟很難過是兩個極端。
生:兩個相反的詞。
師:然後兩個極端一直想想想想,最後會打在一起,會轉!最後!啊~想到了然後就開始有了,就是無中生有。
王老師在黑板上用畫的表示無極大空間-想-無中生有的畫,要學生想這畫像什麼?
生:像紅綠燈。
師:一站一站的,再用動作表示。
生:往前走。
師:這樣直直走的,像一條什麼?
生:路!
師:你們覺得這是小路還是大道?
生:大道。
生:小路。
師:咦!你為什麼覺得是小路?
生:因為老師你畫得很細。
師:喔!那你覺得開始想的時候是很多在想還是很少?
生:很多!
師:所以,應該是⋯⋯?
生:大道。
師:嗯!所以無極開始想,想出來兩種方向,轉轉轉成一個龍捲風,生出來一個小星星,後來又生出來好多好多。
生:無數個。
師:(寫下道-一-二-三-萬),你們看這是不是一條道路?
生:1230萬

▲圖說:經過適當的引導之後,孩子們的思考能力往往令人驚嘆。
師:這是同時發生的嗎?有沒有階段?所以這123萬,可不可以放在一起講?
生:不行!有順序。
師:什麼順序?
生:時間。
■無極是幾月幾日出生的?
師:王老師62年前生的,那你幾年生?所以王老師出生的時間比你們早,所以記得時間要用早晚來說,那麼無極生的時間最⋯⋯?
生:早。
生:它幾月幾日生啊?
生:它1月1日生。
師:咦!你問的這個問題很好,在無極以前有沒有時間?有沒有空間?嗯!所以無極開始想,等開始想了以後,就開始有了時間、空間,嗯!所以你覺得他是什麼時間生的?當然就是1月1日生的。
生:他第一天就生日了!
師:某某某講得很好,因為他就是覺得無極是先開始想的,所以它當然就是1月1日生日,某某某講的話是有道理的,就是有順序的思考,你們很厲害!學得很好!有沒有覺得你們比較會想了,有沒有覺得想得有順序?所以,這個一、二、三是時間的早晚,所以道有沒有順序?那空間有沒有順序?空間有沒有一個一個生出去?只是空間比較⋯⋯?
生:小。
生:寬。
師:到底是比較小還是比較寬?空間的發展是怎麼樣?左、右、前、後,還有呢?上,下,我們的空間是一個什麼形狀?看起來像一個什麼的大空間?我們空間像一個球的形狀。你的思想要有一個什麼樣的空間?你的思想要像什麼?你想的時候要不要從上下想一想,所以想要像空間一樣發散,要記住喔!想的時候不能只有一條線,要有好幾個方向,古人把這六個方向說什麼?
生:六向。
生:六方。
師:古人說:這六個方向合起來,變成了六合,整體一個,所以叫作天地六合。
(最後,王老師將這句話串連起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並且再度複習無中生有這條大道理的解釋,從什麼都沒有的無,生出來一的無極大空間,生出來兩端,兩端生出來千千萬萬。)
師:來!我們一起把它唸一次。你們覺得先有植物還是先有動物?
生:先有植物。
師:有順序的思考裡面,要有個道理,那是為什麼?
生:要先吃飯啊!
師:對!沒錯!講得好!(因為動物需要吃植物,所以植物要先於動物存在。)
好,如果你回家跟爸爸媽媽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爸爸媽媽懂不懂?為什麼?
生:爸爸媽媽沒有上這種課啊!
師:那你們現在己經學得比父母多了。
■每一個數字後面都有意義、都有感情
兩端有什麼?王老師比較笨想不出來,所以,有什麼是兩端?高興-難過,長-短,大-小,多-少,所以,你看,這裡面的一、二、三的意思跟數學裡面的123的意思一樣嗎?所以你們看喔!如果有人5+6是多少都不會,那你要不要笑他?不要!對嘛!如果你不知道後面的意思,當然不知道呀!就慢慢學嘛!
好,我記得昨天王老師問你們,數是什麼?你們說是123,又說123就是數,所以你們看,數的意思是什麼?所有的數字一定是代表它有個⋯⋯意思,有學過的就知道,所以1+1等於多少?王老師很笨啊!不知道呀!
生:因為王老師很老。
師:哈!那王老師很老跟1+1多少有什麼關係?所以,像1+1是什麼意思?
生:一個人加一個人有二個人。
師:哇!很好,你們聽某某某說他的1代表的是1個人,只有這樣嗎?還有沒有?
生:你們家有2個人,媽媽+小孩。
師:嗯!我們家有兩個人,一個媽媽,一個女兒,我們家全部有二個人,沒錯!這個1+1是指我們家有幾個人,很棒!所以,你看數字是有意思的唷!如果王老師跟你們說,死了四十萬個人,你有沒有感覺?沒有!感覺不到!如果王老師再跟你們說,有一場戰爭死了四十萬個人,那些有的是人家的爸爸,有些是人家的小孩,人家的兒子耶!這樣聽起來,感覺怎麼樣?
生:難過!
師:所以囉!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有意思的喔!都有感覺的!
講述紙上談兵的故事,將軍的兒子帶兵打仗死四十萬兵的故事,思考經驗是需要實際行動的,知識是懂了、學了,主要在思考,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把學的做出來,否則就還是只是紙上談兵。
■課後的教師討論時間
教師問:王老師,這會不會太深了點?
王修亮:這個單元我教過三輪,三個班級,學生都吸收了(在之後的生活練習和實踐中,教師要不斷對照、印證、提醒),在問答中就可以清楚看出來。現場有三位老師觀看,下午還有討論。其實概念的學習是完全沒問題的,只是教師要學會深入淺出。另外,好像很多人都覺得經典很難.......可是經典不過就是生活的理解,對孩子來說,經驗概念其實很簡易的,只是對大人來說,用在生活上的變化很複雜。

▲圖說:課後的教師討論非常重要,可以促進教師之間的互助學習。
Joshua Guo :總覺得師生一同建構出的情意是最挑戰的,更多挑戰的是老師的耐性與班級經營,有時還沒談到重點,就又下課了。大部分學生在問答的過程,變成教室的客人,總是那幾個學生願意跟老師對話,有學生不按牌理出牌說冷笑話,或不經思考的答案岔開了話題,老師又不能太過於主導,這都需要教師的專業與人格特質,這還要跟王老師多多學習。
王修亮:我這個星期每天上午只有一次下課,大約在10點半左右,因為討論式教學根本沒辦法停下來,一停下來,第二節課就又冷了,需要浪費很多時間從頭開始。
當然掌控學生的學習情緒很費心,連續將近兩小時的課程(有一天上課到12點半才下課),又都是很紮實的概念性課程,還連續一星期,那真是大人都受不了的,如何運用課堂中現況發生的情境引動學生的學習感(例如一個學生水壺撞掉下來,立刻探討此行為與當下起心動念的脈絡,學生舉手問:老師甚麼時候下課?立刻引用為:你這個問題如何在心中發生的?如何正心思考等等),這是很重要的教法技巧。
我一向不喜歡寒暑假中,主題式單元營團課程(密集概念建立課程),因為一方面太結實太集中,學生沒有喘息空間,另一方面也沒有時間透過生活實做來消化學習。不過這星期算是觀摩教學,開學後教師們也會帶著學生們繼續生活實做學習,狀況就還好一些。

▲圖說:有經驗的老師可以透過作業的安排,讓孩子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至於「總是那幾個學生願意跟老師對話」,在一班課堂確實難免。這次因為人數較少(沒有全班參加,算是夏令營吧!)因此能有時間鼓勵每個孩子提問,回答。中間還穿插:個別上台報告,以及分組討論。分組討論很重要的一點,是必須要求「學生個別先在筆記本上寫出自己的想法、觀察、答案」,這樣養成「每個人都有資料、材料在分組中報告」的習慣,就不會「總是那幾個學生願意跟老師對話」,這需要幾天時間養成習慣,習慣之後就不會只有少數學生和教師問答了。
至於說冷笑話的學生,我都直接問他這句話的誠意正心脈絡如何?請解析出來(這也是為甚麼第一課一定要教誠意正心)。過程中教師當然是理性而和悅的,非常真誠,完全沒有責怪或是「暗酸」「我看你怎樣能掰」等等不良態度,非常正式的從「學習」角度進行討論,如此解析幾次之後,學生就明白「這裡是學習場所,應該用學習的態度,使用學習的語言」,這種感覺很難言傳,完全是教師的身教,我想,教師們應該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