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電子報 第七十七期
2017.03.01 出刊
■ 【劉老師專欄‧如嚮集第六十三】稱物平施◎文/劉君祖
■ 【易學偶拾‧第五十九】道在屎溺◎文/邱雲斌
■ 【樓醫師專欄】節氣養生_驚蟄排毒一身輕!◎文/樓中亮
■ 【兒童經典教育線上】數字喜歡玩遊戲◎文/王修亮
■ 【小子易遊未盡】繼明照于四方◎文/王蘭生
■ 【時義隨想】其匪正有眚◎文/劉文山
■ 【詩情話易之零四】不識廬山真面目◎文/唐德清
■ 【新書推薦】《劉君祖講鬼谷子》序◎文/蕭登福
■ 【新書自序】谷神不死
■ 【新書自序】《劉君祖講鬼谷子》自序
◎文/劉君祖
■ 【學會公告三則】2017易經基礎日夜班招生◎文/編輯部
■ 【學會公告三則】茶與易的邂逅◎文/滑海萍
■ 【學會公告三則】夏學論集八,三月底截稿◎文/劉君祖
 
【劉老師專欄‧如嚮集第六十三】
 
稱物平施
◎文/劉君祖

繼去年三月人工智慧「阿爾發狗」擊敗圍棋頂尖高手後,今年元月再造新猷,連勝60局打遍天下無敵手,由公布的棋譜與各方的檢討看來,人機之戰的勝負已定。大陸有些圍棋訓練班的兒童退訓,要造就成棋王談何容易?千辛萬苦卻不敵一台電腦,照人工智慧日新月異的發展衡量,以後人機對弈除了拔掉插頭外人類已無勝算。如果這樣,職業棋手的出路在哪兒?據說圍棋源起於帝堯教化不肖子丹朱而發明,四千多年來風靡多少高智者悉心研習,枰上風雲變化萬千,今後就此而絕嗎?

推其原故,AI透過戰例分析把對局者摸得太透,計算速度又遠非人腦所能及,這也是為何快棋更是精準不敗之理,加以機器沒有情緒永遠冷靜面對問題,這是人不論怎麼苦修都很難完全避免的。太上忘情,天若有情天亦老,不是嗎?易經重情之卦咸、恆、萃、兌卦辭皆欠元德,與蒙卦相同,關鍵時都可能蒙昧而喪失基源的創造力啊!

年初阿里巴巴研究院舉辦了「遠見2046:第二屆新經濟智庫大會」,就當前技術與觀念推測30年後的發展。與會專家有些即斷言屆時會達到「奇異點」,人工智慧可完全超越人腦。如果這樣,現行很多專家的工作可能也會被無情取代,就業率會遭受很大衝擊嗎?我的學生風傳媒老闆張果軍很關切這問題,我為此占得大畜卦初、三、上爻動,齊變為師卦。大畜就是個大數據庫的概念,大象傳稱:「天在山中,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卦序前為无妄,在前源於人心創造的復卦,正是人工智慧之象。大畜初爻有厲利已,潛運不發;三爻良馬逐利艱貞日閑輿衛,技術精進日新又新;上爻何天之衢亨,畜極則通泰其道大行,再過一世代的迅猛發展真正不可限量。三爻齊變為師卦,勢必牽動廣土眾民進入嶄新的世紀。大畜之後為頤卦,新的產業生態中有剝有復,新陳代謝在所難免。

曾在IBM任過高管的學生林獻仁則關切另一個問題:卅年後AI可否取代易經的決策智慧?他占得損卦上爻動,爻變有臨卦之象。損極轉益,爻辭稱:「弗損益之,無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無家。」爻變臨卦的大象傳稱:「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以卦論卦還真有可能,演卦容易斷卦難,以後連難得不得了的斷卦都可由機器代勞嗎?損卦懲忿窒慾、益卦遷善改過,都是超越感性的理性計算,AI之強就強在這兒嗎?

我基於對易理易象的熟悉,總覺得心猶未安,易道應不只如此。自己凝神占得噬嗑卦四、上爻動,上爻值宜變成震卦,兩爻齊變有復卦之象。噬嗑有立法以規範鬥爭之象,優勝劣敗適者生存。四爻爭執酷烈,苦戰勉可獲勝,與大畜三爻同稱「利艱貞」。上爻強爭過頭反遭覆滅,爻辭稱:「何校滅耳,凶。」小象解釋:「聰不明也。」精明過人的AI何以致此?依此卦象,似乎又未能取代易經?

如果卅年辦不到,更長的時間研發可以奏效嗎?為恆卦三、四爻動,齊變有師卦之象。恆即長久而穩定,三凶四懼凸顯人位無常。三爻爻辭:「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貞吝。」小象重批:「無所容也!」不能穩定持久而遭棄。四爻爻辭:「田無禽。」小象質疑:「久非其位,安得禽也?」因為定位錯誤,不管如何努力也達不成目標,空自白費心機!前段大畜之師,可能衝擊到很多專業工作;此處遇恆之師,卻無法超克易經而敗下陣來。甚麼道理?

我曾經問過圍棋競賽的本質,為遇噬嗑之剝,不脫勝負競爭,輸贏近乎一切,既為古人所發明,今後被AI趕過也不足為奇。易經可遠非吉凶勝負可以囊括!繫辭傳明言:「吉凶者,失得之象也。」失未必凶可能為吉,得未必吉可能致凶,人生禍福相倚伏,而且只是象,未必屬實。何必塵勞拚搏只爭輸贏?「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無咎者,善補過也!」才是習易正道。人恆過,然後能改,善莫大焉。易中代表生命主宰、核心創意的復卦,體現天地之心,最平實的意蘊就是改過,孔子五十學易可無大過,顏回識此諦敦篤實踐即成復聖。易經說透了就是悔過之書。

豫卦精準預測,不失毫釐,固然動人心魂。全易最圓滿和諧且得善終的還是謙卦,卦爻全吉無不利,天地人鬼神暢通無阻。大象傳所稱為永世法:「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既重引聚資源生產,均衡發展又尚公平分配。太上立德,博施濟眾,絕對超越爭強鬥勝的層次啊!

本期目錄...

【易學偶拾‧第五十九】
 
道在屎溺
◎文/邱雲斌

老媽提了個塑膠桶,說「就把這個當尿桶吧!」我們又用上幾十年不見的尿桶了!

今年氣候反常,丘園的高麗菜、蘿蔔種不活,都要重新補種。更奇特的是,往年互不侵擾的野生動物,也可能因找不到食物,冒險越界肆虐。山豬把地瓜葉的菜畦,拱出兩個小土坑,山羌也大啖菠菜。總之,要補種、重種,堆肥、草灰肥都不夠用,老媽情急生智,又把尿桶請出來了。

想到莊子知北遊中的一段。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 莊子曰:「無所不在。」 東郭子曰:「期而後可。」 莊子曰:「在螻蟻。」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東郭子不應。 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汝唯莫必,無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

大意是說,東郭子問莊子「道」在那裡?莊子答以「道」來看萬物,不論是螻蟻、稊稗、磚瓦、屎溺……,它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並沒有貴賤之分。如果它們不合乎「道」,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既然已經存在,可見皆合乎「道」,所以「道」是無所不在的。

易經從「乾道變化,各正性命。」開始,經較少,傳則大量的講「道」。尤其在繋辭傳中反復闡釋。我們往往 把「道」看得太尊貴。實際上「道」無形、無相、無色、無味……非語言、文字所能形容,這「無」就是「道」的本體,它精微奧妙、不可思議,亦即《楞嚴經》所 謂「罔象虛無微細精想」者。但是當「道」產生作用的時候,萬物隨之而「有」,這作用又是廣大無邊、妙不可言,故繋辭傳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這段充分說明了道體之流形變通,並以直接利益民生為最終事業。

所以,當我們認為「道」高不可攀、難以企及,就跟東郭子的想法一樣,說的是道的本體。而莊子說的是道的作用:遍一切處、無所不在。 道家說:萬物皆是「道」的變化,而本質其實是一樣的,這又跟釋家所說的「佛性」、易經所說的「太極」不謀而合,可見只是名相不同,而殊途同歸於「道」。

繫辭傳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所以說儒家認同:「道者,陰陽變化之理也。」道,即宇宙運行,自然變化的法則。 道的衍生與變化,繫辭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經中的「太極」與「道」字義相通,正因為萬物由「道」所生,因此萬物變化均由太極,化成兩儀、四象、八卦。所以易經的卦象才能概括所有變化,成為與天地準,與天地相似的依據。

「道」既然化身萬千,見仁見智,讓「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一般市井小民可以不知「道」,但日常生活中,沒有一天不在用。而學易的君子,卻鮮少通達於道,這是對我們最大的期勉了。如能再深研小象傳中,隨處可見的道,通曉其變化,庶幾可知「道」乎!

娘兒倆的尿,不到半週,小尿桶就快裝滿了!調水施肥,果然讓蔬菜長得鮮嫰翠綠。尤其是茼蒿,特別香甜可口,久煮湯汁也不變色。吃火鍋時,老媽悄聲說,「別讓小朋友知道,他們會不敢吃呢!」

本期目錄...

【樓醫師專欄】
 
節氣養生_驚蟄排毒一身輕!
◎文/樓中亮


時值驚蟄,風邪之氣會影響到五臟的「肺」,常見鼻過敏、皮膚疾病、排便不順等症狀,來看看如何保養。

保養大腸經︰一手伸直向前,另一手握拳,輕敲手臂由手腕到肩膀處,約50-100下,再換另一邊,可以改善過敏、皮膚、便秘症狀。

改善便秘︰可用菠菜拌麻油,做腸操,或是用炒過的決明子30公克,煮1500毫升的水來喝。

本期目錄...

【兒童經典教育線上】
 
數字喜歡玩遊戲
岳明國小2016教學討論
◎文/王修亮


編按:2016年7月25~29日連續五天,修亮老師受到全國第一個公辦民營小學岳明國小校長黃建榮校長之邀,主持一項教學示範,透過教學實境,帶領老師們思考並嘗試開展從明明德→自知自覺,到親民→均衡溝通,再到止於至善→完美合作,從國小到大學一貫之道的人格自覺教育,到底應該怎麼落實。感謝許雅貞老師在課程進行中所做的紀錄,我們從2016年8月份第70期電子報開始,逐次刊出,以饗讀者。這是第三天第一節的課程紀錄。請注意這是數學課,修亮老師透過遊戲活動,引導孩子理解數序必然有其規律,而這規律之中,又包含著情感與思想。因此,孩子很快就會發現,這樣的數學課,其實是思想課!

【第三天第一節】

複習心情、誠意、思想、正心,連結學生現場的經驗。

活動操作:

當我們要玩遊戲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就會——開心!(學生答)那時會不會有思想?(學生未答)但是我們現在是在學習,其實即使遊戲也都是在學習,所以我們是在玩「學習的遊戲」,大家還是要記得「思想」喔!請大家站起來,到外面來,這個遊戲是「搶位子」,但是「搶」會受傷,所以我們來玩「排位子」。你們要一邊排一邊想,要有順序,要有理由,待會要告訴我喔!

這個窗戶旁邊,一個窗戶是一個位子,所以要怎麼排?王老師剛剛提醒你們要想,王老師不太會溝通,所以你們要告訴我喔!

生:心要靜下來!

師:很好!現在每個位子只要排一個人,所以,來——,第一個位子。

生:一個空位只能排一個人,就像一個椅子只能坐一個人。

師:那他這樣只能排一個人,第三個人來了,為什麼你來了,所以你為什麼來呢?每個人不能搶別人的位子,每排只能站一個人,現在第四個人來了,你覺得你可以排在哪裡呢?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7⋯⋯?好,現在碰到問題了,某某說他有椅子了,我們今天是按照什麼在排位子的?是按照椅子嗎?不是,是按照順序。每個位子只能幾個人?某某某,你用心想一想,你應該站哪個位子?(某生看到椅子坐下來),我們說過,每一個數量背後都有一個意義,你是第幾個位子,2。可是你這個位子有幾個?1。(王老師依序問過所有學生,你是第幾個位子?那你的位子有幾個?⋯⋯)大家發現大家都只有一個位子。王老師說:現在在學習,我們看看前面的人學到什麼?(某某一直想辦法坐下來,王老師持續叮嚀他想,要他自己想,也很嚴肅的要求其它同學做到讓他自己想的概念),現在又再重新操作一次,現在一個位子要2個人,當第二個人站過去時,站在隔壁的位子,王老師提醒他們,現在一個位子要2個人,啊!有人站到後面第4個位子,王老師立即說前面沒站滿,你就不能往後站,接下來的人就可以到下個位子,(某某某一直在活動課程中躁動,王老師放低音量且嚴肅的聲調提醒他:你是不是要想辦法讓自己專心學習?)再提醒大家要用心!剩下第5個位子只有1個人,想想,現在每個位子只有2個人,1、2、2、2、2。很好,再唸一次:1、2、2、2、2。現在再換成每個位子有3個人,現在有幾個人?那這排位子是幾?所以這個數字出來是:3、3、3。如果4個人一排呢?現在有幾個位子?1、4、4。來換5個人,哇!現在變成只有2個位子,每個位子5個人,唸成4、5。6個人一排,變成3、6。再換7個人一排,2、7。如果再換8個人一排、再換9個人一排,9。如果加上王老師,變成10個人一排,如果再加上孟君老師,變成11。咦!好奇怪!王老師提醒大家把心一起帶著進教室坐下來。

剛剛你們在外面玩遊戲時,有沒有發現,這個世界上有沒有規定每個位子一定要幾個?20個可不可以呢?(某某一直中途插話說一樣的話,王老師隨機教學說:你讓我們可以學到一件事,同樣一句話如果別人已經聽到了,那你還需要反覆一直說嗎?好,學起來,不需要!)在排位子的規則上,每個位子排的數量可以不一樣嗎?

某某說可以。王老師問他,為什麼可以?某某立刻改口:一萬個、一萬個、一萬個。王老師說:「對!每個位子空間可以容納要都一樣。」某某立刻接著說:這樣才公平!對!

複習昨天講的無極大空間裡,當空間出現時,數字也跟著出現,所以數字跟著生活空間會一起出現。並且複習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概念。王老師說:當一切物跟著出現時,數字跟著出現,數字有個奇怪的習慣,數字喜歡排列。你會不會覺得他們有一種感覺,他們很怎樣?——生答:「整齊!」

還有沒有別的感覺?

「很會排隊!」

「很有順序!」

數字還有什麼感覺?

「很直!」

來來來,王老師要把它記下來!

最調皮的那位:「很有道理。」

王老師很興奮,請他再溝通一次。王老師幫他整理,數字很會排隊、很整齊、很有順序,就是很有道理,是不是這個意思?

「對!」

王老師說:某某,你真的有在思考耶!所以你跟王老師的溝通很好耶!

生:數字可以由小到大。

生:數學很稀奇,它有各種不同數的方法。

師:那種方法,數學有不同的數法,那我們要講這種感覺?它有很多種不同的數數、排形、跳,所以你們有沒有發現,數字很愛玩遊戲!王老師剛剛沒聽懂,後來你講數字很會用跳的,王老師就聽懂了,它會跳格子,數字很愛跳,像1、3、5、7、9、11、13、15⋯⋯。它還可以再跳10格、20格,太快了,我們慢慢來,如果一次跳2格,等等!有人在思考,如果一次跳2格,1、4、7、10、13、16⋯⋯哇!你看數字玩遊戲,剛剛某某提出來數字很會玩遊戲,所以你看到數字不整齊、又沒有在排隊,那你要想一想,他可能是在玩遊戲,你還要想一想,他在玩什麼遊戲?你看它中間還是空2格,有沒有順序,那就要好好思考一下。

生:數字好有趣。

生:數字有時候會睡覺,有時候會吃午餐。

師:我們常常會讓自己的直覺、那個真誠的心出來,直覺跑出來,那學習的心就會跑掉了,所以隨時記得把自己的心「正」回來。常常提醒自己,那就叫反省。聽過這個辭吧!就是把心正回來。

師:我們剛剛一個位子排一個人時,是1、1、1;二個位子二個人,就是2、2、2、2、1。這是在玩什麼遊戲啊?

生:「整齊遊戲!」

生:「格子遊戲!」

生:「整齊格子遊戲!」

師: 咦!各位很會取名字喔!當各位給它取名字時,你對這個遊戲瞭不瞭解?一定要很瞭解!這個遊戲好像⋯⋯很有它的⋯⋯?

生:個性。

生:氣質。

生:風格。

師:哇!講得太好了,這個叫作⋯⋯?昨天講過。

生:觀察它!

師:所以數字的遊戲就是需要整齊和格子,假如你不知道那棵樹的名字,我要給它取一個名字,我就要先去觀察它、瞭解它;如果它的葉子長得大大的,那我就叫它大葉樹;長得胖胖的,就叫胖胖樹,如果它受傷了?

生:可憐樹。

師:所以我們給它取名字時,還會有自己的感情。

生:那如果跳來跳去的數字,怎麼算呢?

師:1、3、6、8、11,你有沒有玩過一種遊戲,有人想玩跳繩遊戲,有人想玩拍手遊戲,我這種遊戲是把它們合起來,1跳到3,中間跳了1格,3-6中間跳了2格,6-8中間跳了1格,所以拍一下,跳2下,拍1下,跳2下。

師:各位,最常玩的整齊格子遊戲是哪一種?每排1格,下一個人就會跳下一格,(王老師:深呼吸,帶著大家把心靜下來),數字最常幾個排在一起?

生:10個,因為數字1-10就換到20。

生:數字一排10個就換到下個位子。

師:我們數字排到10,再一個我們就要換到⋯⋯下一排,所以這邊有一排10,第二排有1個,所以這樣叫作11。

師:100+100很簡單,連想都不用想,這就是把知識記在頭腦裡了。

生:王老師你到底是在教國語還是數學?

師:你們認為呢?你們的想法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王老師可不知道。

生:王老師在教思想,是思想老師。

師:有些思想,不管國語、數學、觀察植物都要思想,這種思想是要王老師幫你們想,還是你們自己想?

生:自己!

師:你們自己發現了很多道理,你們就會越來越進步。我們有時候會學到記憶的思想,就像剛剛某某某說100+100連想都不用想,像剛剛在想名字,這就要想一下,以前有學過嗎?沒有,以前連一個都沒有教過,這個叫作什麼?

生:創意!

師:創造是從我們開始觀察、發現、發明的,這麼創意的思想也是很重要的,這種創意的思想要想得比較⋯⋯?

生:多。

師:比較⋯⋯?

生:久。

本期目錄...

【小子易遊未盡】
 
繼明照于四方
◎文/王蘭生

時序進入大壯,天氣變化劇烈,雖然農曆春節已過,但接連幾個寒流讓冬天的氣息依然濃厚,在這個時節老人家的身體也特別需要照顧和保養。自年前開始,便不時傳來身邊親友長輩辭世的消息,雖知世間沒有不散的宴席,但面對長輩的離去,總是哀傷與不捨。日前我已退休的長官柯基良主任也不敵病魔,在與癌症對抗半年後離開人間,走完精彩一生。

習易之後,了解萬事萬物「始、壯、究、始、壯、究」的道理,回顧柯主任公職生涯歷程,從地方公所基層公務員開始,歷經文建會科長、處長、教育部督學、國光劇團團長、傳藝中心主任、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團長、文建會主任秘書等重要職務,六年前退而不休,依然熱心參與許多文教事務,提供豐富的專業知識與經驗。猶記得之前與柯主任聊天時,他往往會提及曾經在哪個職務上遭遇哪些困境,用什麼樣的態度來解決,接著又遇見何種挑戰,又如何想方設法克服。這些豐富的資歷,對柯主任而言並非一帆風順,也曾有許多低潮。

成功有「始、壯、究」,困境也會「始、壯、究」,「泰極轉否」、「豐極轉旅」是現實;但如何剝極而復、轉損為益才是人生真正的功夫,柯主任面對工作上的任何成就與挑戰,便有這樣的胸襟與韌性。

我於民國92年進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任職,猶記得當初參與人事甄審委員口試通過後,尚必須經過柯主任親自面談方獲錄取,正式成為傳藝中心的一員。之後才知道主任對於人員的進用非常重視,認為好的工作團隊一定要找到適才適所的同仁。〈家人〉卦初九:「閑有家,悔亡。」小象曰:「志未變也。」成為一家人之前必須跨越嚴謹設下的門檻,繼蒙接納之後便能確保志同道合,為共同目標而努力奮鬥。初九爻變即為注重團隊精神的〈漸〉卦,建立雁行團隊,成員齊心協力,共同為目標打拼。傳藝中心因為工作屬性的關係,經常舉辦各式各樣的演出及活動,非常強調組織部門間的分工合作與支援,在柯主任的帶領下,我們都有這樣的共識及默契。

回想當年轉換跑道,由原本任職地方政府、主管建設工程的基層公務員轉投文化行政領域,雖滿懷理想,但若沒有貴人給予機會也是枉然。當時若大膽以「龍見於田」自詡,那柯主任便是我利見的「大人」,更是生命中的貴人,沒有他的提攜,便不會有工作上日益成熟的自己。

在工作職場上受到主任帶領及提攜的同仁遍及許多文化及教育單位,多年來與柯主任相處,知道這是他特殊的人格特質,無論是擔任哪個單位的主管或首長,他對團隊的管理就像對家庭的管理一樣,無論單位大小,不管工作屬性,總是關心每個同仁工作的情緒。他不只一次對我說過,要讓同仁在生活上沒有擔憂,才能全心的工作。也因此每遇有必要調整部屬職位或工作內容的時候,他一定會連帶考慮同仁的家庭狀況:職務的調整會影響到部屬的家庭生活嗎?會不會獲得家人的支持?對他未來的工作發展有沒有助益?而同仁若遇有生活上的問題,也多願意與主任討論,甚至尋求主任的幫忙。〈家人〉卦九五:「王假有家,毋恤,吉。」小象:「交相愛也。」身為最高領導的大家長,真心照顧所有同仁,不以一己之得失為憂,建立親如家人、互信互愛的工作團隊,這樣的精神發自內心。一直到他病情已沉,仍念茲在茲的向前往探病的新任中心吳榮順主任說:「要善待傳藝中心的全體同仁呀!」〈家人〉卦上九「有孚威如,終吉。」「威如之吉,反身之謂也。」柯主任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也希望這樣的理念成為傳藝家風,若能做到,當可獲終吉;而九五爻變為〈既濟〉卦,傳藝中心成功安定矣。

去年中柯主任身體不適經過小手術後,身型便顯消瘦,體力也明顯弱了許多;即便如此,他仍堅持出席已經允諾參與的各式會議,因為他說這是責任。10月出席臺灣戲曲中心試營運演出活動時,許多同仁都很關心他的身體,但除了少數親近的部署及家人外,鮮少人知道病況。11月下旬主任前任秘書傳訊要我占問柯主任這次大病是否過得了關?雖然訝異,仍至誠占問主任病況如何?得〈歸妹〉卦初、五爻變為〈困〉卦,心中一沉,大歸魂〈歸妹〉卦初爻「跛能履」,明示初期徵狀現於腳部,五爻爻辭則強調「君」與「娣」的關係,病人想一次處理好主要病症,但須一併處理附帶的問題,必須慢慢來不要急,「月幾望」不要一下子月圓又虧了。兩爻齊變為〈困〉,仍在困局之中,主任身、心皆受困呀。另一占為〈巽〉卦九三爻變為〈渙〉卦,病因潛伏似已深藏,但頻頻想快速處理,反而心思不寧,精神也渙散不佳;雖然如此,還是與同仁相約鼓勵主任靜心安養治療、不要急躁,心中期許否極泰來。

今年1月主任再次住院,眾同仁集氣祝禱,一齊占問:「眾人努力之下柯主任的病況可解嗎?」得〈同人〉卦初、三、四、五爻變為〈剝〉卦。大夥兒有志一同誠心祈求,雖然病魔「伏戎於莽」,但仍寄望在仁醫悉心照料下能夠「大師相遇」,希望歷經辛苦最後得以轉危為安,然而之卦猶現〈剝〉象,仍未脫險!

2月7日晚,手機裡終究傳來了柯主任安然辭世的消息,心中非常難過,新聞及網路上悼念主任的文章也如片片心蓮,朵朵綻放。與這位好長官相處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我默問:「柯主任現在如何?」得〈離〉卦四、上爻動為〈明夷〉。突如其來,如火的光明雖已殞落入地,但上爻宜變為〈豐〉卦,「王用出征,以正邦也。」柯主任一生的努力,已成就豐碩的文化功業,也為傳統藝術的保存與薪傳奠定了豐厚基底。〈離〉為文明永續,「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薪盡火傳、剝極而復、週而復始、既濟未濟、生生不息。

本期目錄...

【時義隨想專欄第四】
 
其匪正有眚
◎文/劉文山

長久以來,世界各地的物理學家都在探求自然的秩序,在簡潔的物理公式下可以解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經驗的一切事物,但對於無秩序如大氣、騷動的海洋、野生動物數目的突兀增減及心臟跳動和腦部的變化、如流水的民意,卻都顯得相當的無知。對於人生中更重要的「彼、我」對待關係、趨勢的預測、心靈的平靜等等都是无能為力的,對於「人在生命中如何找到一個當下即是心安理得」更是无法碰觸,而提供任何有意義的看法。

所以最近40年間物理學家、生物學家、數學家試著從「混沌(chaos)」的研究中找出世間「複雜而不規則」中的「共相」,所獲致的許多結論被視為二十世紀中除了「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外最偉大的科學發現。

複雜理論(the theory of complexity)是描述「混沌」現象的數學方法,在一個簡單的方程式中,複雜體系常常表現出一種无秩序而混亂難分的狀態。「方程式」所表現的是一個穏定的生活型態、如同在一個「卦象」中所描述的背景。但是在內部的變化中,卻是高度的不穩定,如同卦中「爻變」的情境。在「卦象」的環境下,從卦序的討論中,大環境的走向是可以預測的,但是在「爻變」中則預測變得高度「敏感」,如同在複雜體系裡,「氣候」不但可以預測,而且高度穩定;但「天氣」不但无法預測、而且完全不穩定。這樣不穏定的發展中又暗合著相似而不重覆的美麗軌跡發展運行。如同繫傳所說的:「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極度敏感的初始條件

以 f(x)=2x2-1為例、代表一個可以預測的穏定而簡單的發展形態


如果以 x=0.6代入 2x2-1,然後以所得的結果不停重複迭代,便得出一系列數字


▲圖一:以 x = 0.6 代入 2x2-1,然後以所得的結果不停重複迭代,便得出一系列數字。

再以 x=0.6001(粉紅線)並與x=0.6(藍線)相比較(初始條件誤差條件為1/6000)


▲圖二:比較初始值 x = 0.6 (藍線) 和 x = 0.6001 (粉紅線) 所得出的計算結果。

(1) f(x)=2x2-1 可以代表一個最簡單的單維生活形態系統。
(2) 系統的發展對初始條件的非常敏感,初始條件極微小的分別 (就例如 0.6 和 0.6001 只相差六千分之一!),在一段時間的演化後也可帶來南轅北轍的結果。

如果以三度空間做為比較就可看出不穏定中的規律趨勢、著名勞倫斯吸子(Lorenz Attractor)就是以三組方程式的變化發展而繪出的


在上圖中、是以三組聯立微分方程式、依時間的變化而逐次迭代後的圖形、在非常相近的兩個起始點同步出發、則由時變(迭代效果)則兩條線走的軌跡相似而不重復(本圖中僅顯一條線的時間軌跡)、經過一段時間後、在某同一個時間兩條線或是向上或是往下、或是在左、或是在右、都是千萬化而无法作有意義的預測。

可見在一個穏定的生活型態中、巨觀的變化是可充份預測的,比方人的一生「生、老、病、死」的過程是可以預知的,甚至可以推演到星球、太陽系、宇宙的生命過程;但是每一個個人的一生則是千變萬化,相似而不相同。差異的最基本關鍵則在於「初始條件」的設定。中國術數家以一個人的出生八字作為參數,斷定一生的吉凶,雖然失之宿命,但其出發點卻與「混沌」的複雜體系運算若合符節。

七卦爻例──人的初始條件

人之所以成為人,當然有許多生物上的「初始條件」,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如何界定人生?如何在關鍵的時候作出適當的判斷?都是人生中某一個階段的「初始條件」。這樣的起心動念,造就一個個不同的人生。 繫上八章提出了七個爻例、對於「人」處於這樣一個複雜(變易)而有規律(簡易)的「天之道、民之故」之間的基本態度,有清析而明確的說明:

一.『擬議』的人生

「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擬』=手+疑。當面對問題時是勇於面對而著手解決的,『議』則充滿了可討論的彈性、所有制度化的東西都必須考慮「初始條件」的變動而因時間的過程而調整。這是聖人面對生命、生活的首要態度,在每個轉折點上都可有一個具個人「特色」的初始條件

二.「誠信」的人生

新約希伯來書十一章1節,「信就是所望之事的質實,是未見之事的確證」。「信念」看不著也摸不著,但它存在某一段個人或群體的時空中,過了這樣的時間空間,人事己非,但「信念」的能量卻日久彌新,藉著「信念」提供人生可以努力的「方向」,進而成就一個「心安理得」的生命歷程。

七爻例之首就是「中孚」。「中孚信也」。「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誠信是「擬議人生」的基本態度,中庸:「唯天下之至誠⋯⋯可以參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與天地參矣」。以誠信做為人的「初始條件」,在不同的時、地、環境下都可以走出一條合於「天道」的人生。

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自助而天助,由「誠信」而充滿「盼望」。「大有」的境界也是「人」所追求的目標、擬議的對象。

三.『敬慎』的人生

七爻例的中心主軸即是「敬慎」。人雖然可以擬議人生、參贊天地化育,但是隨時必須以「敬慎」的心來面對所「擬議」的生命。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无形而有情(天地之心)」的道、生出陰陽、剛柔、是為「一生二」,再加上「人」的『盡其性』故為「二生三」,再由「天、地、人」而「三生萬物」。

需卦六四:「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人在「參贊」天地之道的同時,如何在「人與人」、「人與物」的相對待過程中保持一個「相生、相剋」的平衡,是最大的考驗及功夫。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至」是「坤」的概念,後則可得、先則迷失、「擬議」的方向是不能夠超出「乾」的精神,否則「其血玄黃」,可不慎乎?

1.中孚九二: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2.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
3.大過初六:『慎』之至也、『慎』斯術也以往。
4.謙九三 :語以功下人者也。
5.乾上九 :貴而无位、高而无民、高處不勝寒。
6.節初九 :『慎』密而不出、知通塞也。
7.解六三 :致寇至、盜之招也。

「元亨利貞」還是「八月之凶」

序卦傳、雜卦傳、提供了不同思考方向的巨觀系統。猶如不同的兩組「人生方程式」加上時間推算的的「迭代運算」。而「爻變之卦」則又說明了「人」在不同「初始條件」下的微觀系統。人的起心動念、產生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激烈變化、高度的敏感性、高度的不確定性而又是高度的「可擬議性」,正如「混沌體系」中所呈現出的反應。這樣,彼我之間的「相刃相靡」,成就人的「喜怒哀樂、慮歎變慹、姚佚啟態」,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陰陽的互動、在易經傳中就有45種不同的情境描述。所以事物在發展的同時、依其每個結果的「起心動念」而帶動並促進「反面事物」同時消息,而發展到事物的對立面去;由「惡」而「善」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反之由「善」而「惡」則「禍常發於所忽之中,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

復卦四爻:「中行獨復、以從道也」,『獨』是人心中的「初始條件」。六四應於初九,隨時感應、隨時修身、隨時調整,則「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臨卦:「元亨利貞」四德兼具、而爻辭也均无問題,但是人在自由開放的社會中,也慢慢的喪失了「往有事」的初發心,一切追求理想的「初始條件」,也適足以過渡到到對立面去,而成為失敗的因素。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可不慎乎?

掌握到這樣的一個過程,對「卦序」的大形式發展、「爻變」小環境的變化、「初始條件」對小環境的衝擊、「陰陽」相互對待的變體、交織成「陰陽不測」複雜而美麗的人生。們在這樣的時空中生活著、而生命中又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推動「道」的運行。「道」也是人生的「道路」。坤卦說:「東北喪朋、乃終有慶」。齊物論:「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本期目錄...

【詩情話易之零四】
 
不識廬山真面目
◎文/唐德清

大詩人白居易當年被貶為江州司馬時,曾在廬山上修築草堂,落成之日(公元816年),東林寺、西林寺的長老大德及賢達聞人結伴到賀,當時白樂天45歲,正值壯年,他聲情並茂地撰寫了近千字的《廬山草堂記》,表達自己「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書,終老於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的宏願。在這篇文章的開頭,便是「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八個大字,1200年過去了,香山居士的這句話依然是廬山的最好廣告辭,沒有之一。

廬山的名氣實在太大了,據說廬山管理局搜集編輯歷代描寫廬山的詩詞,能查到有名有姓的詩作,竟然有一萬六千多首之多,除非是專業的研究人士,普通人能讀過其中的兩三百首,已屬不易。若在網上票選,「詩仙」李白的七絕《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蘇東坡的七絕《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首詩,分分鐘(粵語俚語:極可能的意思)可以躋身三甲之內。

啟功先生在談論中國詩歌時,有個生動的說法,他說:「唐以前詩是長出來者;唐人詩是嚷出來者;宋人詩是想出來者;宋以後詩是仿出來者。」這也許只是老先生的一家之言,並非詩詞欣賞評判之圭臬,但細細琢磨,倒也有趣。古人純樸索性、崇尚自然,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唐人天真爛漫、氣象萬千,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宋人學風鼎盛、思慮深沉,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唐詩宋詞漢文章,各領風騷自極天,精彩紛呈,眾漚入海,蔚為大觀,構成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終於度過因「烏臺詩案」發配黃州的艱難歲月,調往河南的汝州,途中經過江州,特地登覽廬山,盤桓十數日,與佛印禪師、弟弟蘇轍、參寥和尚等人同遊名勝古跡,臨別之際,為晉代名刹東林寺的廣惠長老作《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既是對十幾天來盡興遊覽廬山的總結,也是自己大半輩子人生滄桑的肺腑之言,而「廬山真面目」一詞流傳千古,至今不衰,時褒時貶,褒貶不一,運用之廣、運用之常、運用之深、運用之妙,卻是東坡居士當年萬萬想不到的。


匡廬名山,面積五百多平方千米,平地突起,環境獨特,溝谷縱橫交錯,常年雲霧繚繞,雨水充沛,煙雨迷茫。2016年11月23日,我們「匡廬文化之旅」的一行人,遊覽廬山石門澗懸索橋,時值正午,小雨過後,一分鐘之前還清晰如洗,一分鐘之後濃霧群擁而至,瞬間彌漫周遭,能見度不及五米,五分鐘之後又消失殆盡,無影無蹤,不是親身經歷,又怎能有此感受?戴老先生感慨萬千,寫下了「不識廬山真面目,滿眼盡是雪後松」的詩句。即使是今天到處皆有立體航拍、衛星定位、聲納測量等等現代裝備,一樣無法全面揭示廬山真面目,更何況是九百三十年前的宋朝。

古人云:「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宇宙之大,奧秘無窮,浩瀚無垠,無邊無際,過去看不清,現在看不清,將來還是一樣看不清,能知道的,能看清的,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世間萬物,因緣際會,刹那生刹那滅,有所自有所然,盤根錯節,錯綜複雜,冰川一角,十占其一而已。這「錯綜複雜」一詞便是從《周易》演變而來,易經有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個爻,代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位置,爻又分為陽爻和陰爻,若是一卦之中六爻全變,陽爻變為陰爻,陰爻變為陽爻,譬如乾卦六陽爻變為坤卦六陰爻,這就稱為「錯卦」,好像第四卦的山水《蒙卦》,一旦啟蒙成功,民智大開,就變為第四十九卦的澤火「革卦」,革命也好,革新也好,都必須建立在成功啟蒙的基礎上,就是這個道理;若是一個卦,從相反的角度看過來(轉了一百八十度來觀察),以對方的立場來看待同樣的一個問題,同樣的一件事情,得出的結論、得出的感受,也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就是「綜卦」的概念,好像第七卦的地水《師卦》,看樣子是「軍事戰爭沖突」的卦象,但是從對面看過來,卻是第八卦的水地《比卦》,核心是「外交和平談判」的卦象,若不進行深層次的人算、廟算,誤判形勢,則結果全然不同。又譬如第四十一卦的山澤《損卦》,讓人直覺像是「損失減少節制」的卦象,但從對面看過來,卻是第四十二卦的風雷《益卦》,卦辭是「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形勢一片大好,鼓舞人心,催人奮進,仔細想一想,沒有「損」何來「益」?沒有付出,何來收獲?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位置不同,看法就不同,立場不同,思維也就不同,有時腦袋指揮屁股,有時屁股指揮腦袋,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制宜,本來就是同一座山,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切莫將它看作是兩座山,此岸即是彼岸,煩惱即是菩提,紅塵浪裏好修行,公門裏面好修行,人多事多是非多,朱柏廬的家訓說:「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愬?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凡事當留餘地,和而不同,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出汙泥而不染,那才是真正做到「厚德載物」,否則一個人在深山老林裏修行,自以為多高的成就,其實都是有限的。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蘇東坡大難不死之後的肺腑真言,是生命體悟後的揭示,是破除了「我執」之後的法喜,什麼是「廬山真面目」?什麼是「生命真面目」?我們的人生,世間最可寶貴的靈長動物,人們常說「人身難得、真法難聞、中國難生」,什麼是「完整的人生」呢?「健康、家庭、事業、愛情、財富、缺憾、失敗、錯誤、不足……」如果你只想追求完美,不想正視缺憾,那只會是「求不得苦」!「好的細胞」必須與「不好的細胞」和諧共處,陰陽互補,相反相成,如果硬要把「壞的細胞」趕盡殺絕,那只能是一起完蛋,不復存在。《老子》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有無相生,眾妙之門。

本期目錄...

【新書推薦】
 
《劉君祖講鬼谷子》序
◎文/蕭登福

編按:劉君祖老師《新解鬼谷子》與《新解冰鑑》兩書簡體版已出版,如欲購書,請自行上網搜尋購買方式。本期電子報特刊出蕭登福先生為《新解鬼谷子》所作推薦序,並作者自序,以饗讀者。


《鬼谷子》以捭闔為主,不僅有理論,有旨歸,更重術用。宋代高似孫《子略》卷三評其書為:「窮天之用,賊人之私。」陰謀詭祕,「盡得而泄之」。筆者曾在1982年撰成《鬼谷子研究》一書,當時單篇論文甚少,亦無專著,難以掌握原意,因而筆者著重由版本校對及章句訓詁等入手,來闡述鬼谷子之思想及影響。其後二十餘年來,陸續有不少專書及論文出現,其中如房立中主編《新編鬼谷子全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5年6月);許富宏撰《鬼谷子集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等。而台灣亦開始有學生以《鬼谷子》為題來撰寫碩博士論文。此外,台灣混元禪師以闡揚鬼谷子之陰陽風水等術用為主,由宗教信仰入手,建立唯心宗,在禪機山仙佛寺等處,供奉鬼谷子為主神,成立鬼谷子學術研究會,並在河南淇縣雲夢山建八卦城,以王禪老祖殿為主殿,依八卦圖形方位,形成一個完整的廟宇群組,以做為鬼谷子之總廟,把鬼谷子推向宗教化。

今日《鬼谷子》書漸為世人所重視。而學者之研究,或以軍事,或以外交謀略,或以媒體傳播等不同角度,來論述此書。君祖先生《劉君祖講鬼谷子》一書,則參以《易》學來解譯鬼谷子之術用,開啟《鬼谷子》研究之另一方向。君祖先生之書,擺除文字章句訓詁之執著,重在義理之發揮及引證,淺明易懂,且所引證者,又大都為當代各國間所發生之重大事件。而當今世界各強權之明爭暗鬥,實則猶如戰國時期列國之紛爭。宜以《鬼谷子》書,佐以《孫子兵法》,參以《易經》之陰陽生剋,來謀國論政,此君祖書之要旨。

君祖先生是台灣知名《易》學名家,其《易》學師承清末皇室遺老愛新覺羅.毓鋆先生。君祖先生好《易》也好《鬼谷子》、《陰符經》等縱橫謀略之書,喜窺探天地之祕奧,參究造化之機謀,和我有同好,我曾為此三書作註,並發表相關論文多篇,因而曾蒙君祖先生之邀請,為其《易》學班作演講,得以相識。十餘年來雖常有賀卡及電郵往來,但彼此則各自忙碌,難有相會之期。今喜見其大作《劉君祖講鬼谷子》一書即將出版,而囑託我為序,謹略誌所感,並述讀書心得。

謹序於台中大里

2015.11.12

本期目錄...

【新書自序】
 
谷神不死
《劉君祖講鬼谷子》自序
◎文/劉君祖

2003年秋及2006年春,我曾兩度赴河南淇縣雲夣山所謂的鬼谷觀覽,據稱就是戰國時代神秘高士鬼谷子的教學道場,還掛上中國古代第一所軍事院校的招牌,有鬼谷先師所居的水濂洞,蘇秦與張儀、孫臏和龐涓的石室等等。這些說法多半與觀光創收有關,無須也無法深究,倒是當地山奇谷闊,景色清幽,確是不錯的修煉所在,也顯示鬼谷子的傳說事蹟深入人心,千載之下仍魅力無窮。

《鬼谷子》一書行文奇詭險僻,單由篇名立意即與眾不同,捭闔、反應、內揵、抵巇、飛鉗、忤合、揣、摩、權、謀、決、符言、轉丸、胠篋。附錄還有本經陰符七術,取名盛神法五龍、養志法靈龜、實意法螣蛇、分威法伏熊、散勢法鷙鳥、轉圓法猛獸、損兌法靈蓍,最後結以持樞、中經二篇。酷似武術秘笈,有志事功者依此修習,可在人生劇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就不世之業。

鬥力不如鬥智,武術再高是一人敵,兵法佈陣為萬人敵,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調和鼎鼐定國安邦更需絕頂智慧。《孫子兵法‧謀攻篇》有云:「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外交斡旋必在軍事攤牌之先,或和或戰都得服膺於國政的全盤謀畫,談談打打,打打談談,伐交與伐兵又是交相為用。鬼谷子的思想主要用於合縱連橫的外交說服,卻又不離兵機戰策,其門下既有蘇秦、張儀的外交梟雄,又有孫臏、龐涓這種頂級的兵法家,都主導戰國時代風騷。外交戰的勝負取決於國際大形勢的精準判斷以及關鍵對象真正意圖的深入掌握,還有動人心弦的辯才話術與談判技巧,小人動手不如君子動口。孔門十傑列有言語一科,宰我、子貢為箇中翹楚,子貢在當時的國際外交上也確有精彩完勝的表現。

《易經》為中華文化最深的根源,諸子百家無不受其啟發影響。六十四卦中排序第七第八的師、比二卦,勞師動眾為軍事對抗,比附結盟為外交談判,相綜一體,交互運用。排序第五十七、五十八的巽、兌二卦,巽為深入揣摩內情,兌為言談取悅談判說服。《繫辭傳》稱:「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機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機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動態激盪出四千零九十六種變化,可謂曲盡人情,通達事理。本書援易解析鬼谷子縱橫捭闔之術,頗有得心應手、迎刃而解之樂,希望讀者於此能有慧悟與卓識。方今之世,硬碰硬的對立抗爭已越來越難實際解決問題,無論個人、企業乃至國家間的紛爭,耐心溝通談判才是更好的選項。鬼谷一書在這方面可謂集大成,值得有心有志者問津。

感謝蕭登福教授為本書作序,他對《鬼谷子》、《黃帝陰符經》等道藏名籍夙有專研,卓然成家,他的專著中闡幽發微,且都先經博而精的嚴謹考證,對有志斯學者大有裨益。我們同好同道,竭誠歡迎天下各方的讀者品賞分享。老子有稱:「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緜緜若存,用之不勤。」鬼谷深智,其若是乎!

劉君祖 於丙申年立春時節

本期目錄...

【學會最新公告】
 
 

2017易經基礎日夜班招生

◎編輯部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訂4月12日起,開辦《易經》日間班,5月3日起開辦《易經》夜間班基礎課程。歡迎有識之士共同來研讀群經之首《易經》,這部充滿智慧的經典,對個人安身立命、家庭親情、工作事業,及預測未來等都是最佳指引。

授課教師邱雲斌為前任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理事長,現專任講師;亦為資深媒體人,歷任經濟日報記者、服務組主任等職。隨易學名家劉君祖學習《易經》十餘年。授課內容包括認識先天八卦、後天八卦,再詳細講解《易經》卦爻辭、解說《易經》架構、並介紹十翼導覽等。以現代生活應用為例,內容活潑,易學易懂。


報名辦法:

(1)學會各班同學請向學會助理登記
(2)新同學及會外各班請email:service@iching.url.tw或洽周易學會:
     電話:02-23957395 (週一至周五)下午2:00-6:00,或電0935732323

上課地點: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台北市紹興北街23號3樓,捷運善導寺站6號出口)。
上課時間:週三下午班:4月12日 起∼(下午 3:00∼ 5:00)。
週三晚上班:5月 3日 起∼ (晚上 7:00 ∼ 9:30)。

費用: 全期48堂課 :$12000.-

新同學(第一次參加本學會課程)非會員: $12000元。
新同學(第一次參加本學會課程):
1.入會費 + 年費/ $1500;
2.入會後:學費九折優惠($ 10800.-)
舊同學複習班(非會員,曾經上過本學會任一老師的易經基礎課):全期 $7000.-元
舊同學複習班(會員,曾經上過本學會任一老師的易經基礎課):全期 $5000.-元


繳費辦法:
匯款/ATM
戶  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銀  行:國泰世華銀行(013)華山分行
帳  號:118-03-500007-1
【繳費完成後請電郵至:yhhsia@moeaboe.gov.tw 並留下姓名及聯絡電話,若是以ATM繳款,請順便告知卡片"後五碼"數字】

本期目錄...


茶與易的邂姤

◎滑海萍

喝茶這件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那麼的平常且平凡,就像吃飯、喝水一樣的自然,然而吃飯、喝水是為了維持生命的運轉(活命),那麼喝茶又是為了什麼呢?難道只是溫飽後的品味雅興嗎? 如果瞭解到先祖們對喝茶的理解和感受,就會知道喝茶這件事非同小可,萬不可等閒視之。

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裡有許多前人流傳下來的諺語,像是“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粗茶,淡飯吃出鐵漢”、“唯茶為萬病之藥”、“茶也,養生之仙藥,延齡之妙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等等,以上種種說法都在在顯示出喝茶與吃飯喝水一樣,對我們的基本生存具有同樣的意義。現代科學也一再證明喝茶不僅能預防疾病並且能夠治療疾病。 再者對於生活品味有所謂的:文人墨客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相信很多人已經有這樣的經驗,在任何場合中,只要有一壺好茶,就能夠自然產生出愉悅的氛圍,所有的事也很容易有圓滿具足的感受,這可說是茶對人心的影響。最後在德行修養上,茶也不曾缺席,宋朝的圓悟克勤大師提倡茶禪一味,延續至今歷久不衰,這也是日本茶道的起始本源。一樣物質能夠在人的身、心、靈做全方位的照護,茶可說是當之無愧 !

我因為一口茶的茶氣打開心中的鬱悶,而開始認真喝茶,學茶,在這段期間為了解開對茶的疑惑而研讀茶經,讀完茶經學易經, 之後回頭再讀茶經時才恍然大悟,為什麼易經為群經之首,也才深刻體會到愛茶祖輩們的智慧言語,並不是懸在虛中的歷史記載,只要認真喝茶,這些經典名句都將會是生活中的體悟, 那麼的真實而且受用。

有句話說得好:
日子有茶 甘苦皆具內涵
工作了一天 坐下來 喝口茶 喘口氣
辛苦了一年 靜下來 喝杯茶 順順心
終於退休了 想想看 喝壺茶 再出發
人生不論是在哪一個階段都是可以:
不為生活打拼,只為再次精彩而努力

去年大家選出”苦”字當一年的代表
今年呢?何不喝杯好茶,待得苦盡甘來。

誠摯邀請想一探身心靈另一個層面的您的參與.


課程 : 茶與易的邂姤 說明會
主講 : 滑海萍
日期/時間 : 2017 年 3 月 19 日 ( 星期日 ) 下午 2:30 ~ 4:00
地點 :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 台北市 紹興北街 23 號 3 樓.
費用 : 每人 NT$ 200 ( 拋磚引玉 ~ 稍稍分擔茶資與茶點的費用 )
提醒 :
1) 這是心靈饗宴的體驗, 請帶著沉靜心參加.
2) 不接受臨時報名; 主講者須事前準備茶具,茶葉,茶點 ~ 等, 請見諒 !

繳費辦法:
匯款/ATM
戶  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銀  行:國泰世華銀行(013)華山分行
帳  號:118-03-500007-1
【繳費完成後請電郵至:yhhsia@moeaboe.gov.tw 並留下姓名及聯絡電話,若是以ATM繳款,請順便告知卡片"後五碼"數字】

本期目錄...


通志成務,憂患興邦
夏學論集八,三月底截稿

◎劉君祖

世勢劇變,災禍連生,天下憂患怵人心魂,所謂生死恐怖顛倒夢想,我們真的已身處佛經所言的末法時期嗎?古訓殷憂啟聖多難興邦,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孟子宣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黃帝陰符天地人合發殺機,結果萬化定基,范仲淹主張先天下憂後天下樂。回究易理,憂患情深,習坎繼明勿庸論,專闢憂患9卦三陳細述,理氣象數密合天人,令人極度驚艷,若深悟且能果行育德,必有休否傾否之功。丁酉晚春,夏學論集八設定主題為《通志成務,憂患興邦》,集眾議以全面探討大易的憂患意識與無畏行動,期我同道,共襄盛舉。
論文題綱已截稿,提醒您,論文截稿時間為:2017.3.31

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www.tweching.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