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電子報 第七十九期
2017.05.01 出刊
■ 【劉老師專欄‧如嚮集第六十五】捨爾靈龜◎文/劉君祖
■ 【易學偶拾‧第六十一】百代過客◎文/邱雲斌
■ 【樓醫師專欄】疾病保養_臉色暗沉、舌尖紅?「心」不好!◎文/樓中亮
■ 【兒童經典教育線上】師生一起重寫課本——個性與群性的學習◎文/王修亮
■ 【小子易遊未盡】折獄致刑◎文/王蘭生
■ 【詩情話易之零六】依舊青山綠樹多◎文/唐德清
■ 【學會公告二則】2017春季研習營6/11舉行◎文/編輯部
■ 【學會公告二則】2017易經基礎夜班招生◎文/編輯部
 
【劉老師專欄‧如嚮集第六十五】
 
捨爾靈龜
◎文/劉君祖

當前對創新科技的討論以人工智慧或稱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最稱紅火,好多著名的大廠商看好未來的發展,招募人才集聚重資錘煉技術準備大幹一番。強國的掌政者擬定政策鼓舞激勵,以免在國際競爭中落後。這當然與一年多來Google開發成功的「阿爾發狗」徹底擊敗了當世圍棋高手有關,許多嶄新的運用似乎都有了突破的可能。

月前在北京清華大學主辦的一場講座上,有專家提出樂觀的預期,認為到2030年時,AI的市場規模會達到7兆美元的驚人地步。2016年Google營收才1000億美元,整個互聯網行業也不過3800億美元,全部電信設備則為3.5兆美元。何以14年後目前所占比例甚小的AI就能飛速膨脹到70倍Google的營收呢?過去計算機性能所謂的摩爾定律每一年半翻一番,其實近些年速度已放緩,這種樂觀估計應該是誇張「本夢比」所致。如果這樣,2030年時全球的GDP是多少?AI產業會不會徹底顛覆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與行業組成?貧富懸殊造成民粹風熾以及世界動盪是否更嚴重?新世代的失業率會不會更高漲?甚至許多考證照的學科都可能停止招生?職場中會否出現人機相處的倫理問題?未來的恐怖攻擊是不是都不必親身涉險,而強國間的競爭更不擇手段花樣翻新,導致失控而防不勝防呢?無人機殺人已到處肆虐,以後的無人車衝撞呢?

這些顧慮應非杞人憂天,而是很快就得面對的衝擊,AI的迅猛發展看來已勢不可擋,我與幾位科技、傳媒與經濟專業的菁英切磋討論,雖質疑7兆美元的市場預估,仍普遍看好大勢所趨。其實已經有人呼籲全球社會須思患預防其負面衝擊,盡可能做好周至的調控。四月初在深圳的2017IT領袖峰會上,清華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談的就很全面,如何兼顧強勢競爭與和諧平衡,值得大家深思。

我還是啟動易占,先問2030年時AI衝擊的文明世界是何景觀?得出睽卦初、二、四爻動,齊變為剝卦。睽為人際關係疏離,剝則根基動搖岌岌可危,顯然確有警訊。新科技的發展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與交往方式,觸控手機問世不到十年,朋友見面溝通減少還不時分心低頭看螢幕已成常態。未來AI充斥周遭又會如何?恐怕更加睽違疏離吧!剝卦卦辭:

「不利有攸往。」睽卦卦辭:「小事吉。」絕非嘉善之象。雜卦傳稱:「剝,爛也..睽,外也。」一字定詮,驚心之至。

再看看睽卦三個動爻吧!初九爻辭:「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易象以馬喻心,喪馬即喪心,逐即逐欲,勿逐才能復其本心。孟子所稱求其放心,求則得之,舍則失之,與此意境相同。人情睽違交惡總不免善己惡人,應多見面溝通以釋前嫌,方可補過無咎。九四正是初九合睽的對象,也有善意回應,爻辭稱:「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九四居經管高層,必須多與初九所代表的基層接觸合作,否則陷於孤立。睽初、四爻動,顯示朝野官民都有不安與反省,會商AI突進所造成的負面衝擊。九二為民意中堅,爻辭稱:「遇主于巷,無咎。」主指君位六五,最高領導卻沒回應秘密會商的邀約,或不重視或有顧忌,遂成睽剝之局。

既然前景可慮,比較妥善的做法為何?為歸妹卦初九爻動,爻變為解卦。歸妹以少女春情發動急躁擇偶為喻,小心發展過速魚死網破一場空,大象傳提醒:「君子以永終知敝。」卦辭警示:「征凶,無攸利。」然而初九爻辭卻稱:「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小象傳清楚解釋原由:「歸妹以娣,以恆也;跛能履吉,相承也。」娣是古代一夫多妻制中做小的,身分與正妻大房差很多,就像跛腳能走走不快一樣。偏房須尊重正房的地位,低調承命恭謹行事,可化解睽違猜忌而獲吉。卦序家人、睽後為蹇,正是跛腳之象。蹇後為解,風雨同舟密切配合,化解對立抗爭的仇怨方能避凶趨吉。歸妹卦象中,初九相承的對象指其上的九二,爻辭稱:「眇能視,利幽人之貞。」小象稱:「未變常也。」獨眼龍與跛子配合無間,長短互補可行大事,為恆常穩定且長久之道。前述大家所擔心的就是AI迅猛發展衝擊其他產業而致失衡,觀歸妹相承而行之理,正是化解良方啊!

我再問最後一個更深入的問題:AI利器致福也可能致禍,究竟原因安在?結果是頤卦初九爻動,爻變也是剝卦。頤為相對穩定的生態,萬物於茲獲養,養身養氣養心養靈,吐故納新,生滅滅生,始終維持平衡。剝卦卻是結構破底,資源流失,動盪不安。頤初九爻辭稱:「捨爾靈龜,觀我朵頤,凶。」小象解釋:「亦不足貴也。」捨棄了自我生命主宰的靈明自性,放任世間眾生鬥爭的慾望橫流,當然致凶。初九上應六四爻辭:「虎視眈眈,其欲逐逐。」象徵外在的逐慾永無止息。這與前述睽卦初九「喪馬勿逐」同理,若不能「自復」,則剝盡無餘矣!AI再怎樣創新進步,不能毀傷人為萬物之靈的自性,否則浩劫將至。

本期目錄...

【易學偶拾‧第六十一】
 
百代過客
◎文/邱雲斌

起轎了!鞭炮聲響起,喜氣洋洋的出嫁盛典,有個小孩跑出來,拉著轎槓,哭喊著不讓新娘離開,還跟著轎子跑過田埂,跑過山坳。那個小孩是我,出嫁的是阿來姨。

起棺了!鞭炮聲響起,哀樂大作,棺木緩緩前行,出大門,穿越山林,走過最後一程。上週參加阿來姨的告別式,這次,我沒有哭。

中間隔了近六十年,這就是人生。來姨比老媽晚嫁,我們離外祖父家近,自小由她照顧得無微不至,我也對這位阿姨特別的親,可是遠嫁到大湖山區,天各一方;長大後,奔波忙碌,鮮少探視,不覺就此生離死別。

時間是美好的,可以成就任何美好的事物。乾卦彖傳曰,「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有為者乘時而起,潛、見、惕、躍、飛、亢,時位相合,時勢造英雄,其能足以御天。

時間是無情的,可以毀壞任何美好的事物。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壞、空。有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不論富貴貧賤,不肖賢愚都需經此關。

李白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天地只不過是萬物暫時居住的旅舍,而光陰也只是古往今來,百代匆匆的過客。在易經第55、56豐旅兩卦,深入的討論這個命題。

豐卦卦序居55天地之數,上雷下電(離也,日也,明也。),卦辭曰「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大氣魄的王者,有睿智高遠的理念,加以豐厚的資源,強大的行動力。創建豐功偉業,如日正中天,普照天下,造福萬民無憂無慮。可是彖傳馬上提出「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日中曾不能以一刻,馬上接著偏斜西落,這就是時間消息盈虛的道理。而爻辭取象更直接,明明卦辭宜日中,偏偏就來個日蝕,二至四爻都昏天暗地,明言「日中見斗」「日中見沫」,日正當中也被遮蔽的看得見北斗七星,和更小的星星。這都象徵盛世易過,韶華易逝,在雷電皆至,電光石火間,繁華轉頭空,是豐中有旅的警愓。

旅卦山上有火,羈旅在外,漂泊不定,失時、失勢、失位。更可怕的是,兩把火在上下卦始壯究的究位,三和上爻等著。三爻被焚的尚且是身外之物,四爻加倍賺回;可是上爻卻是人人難過卻必須過的生死關,形容的多真切呀!「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于易。凶。」鳥之巢猶人之肉身,人生在世歡笑得意時,經常是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很輕易的就把青春給虛度了,把肉身(牛)給糟蹋了。小象傳講的更直接「喪牛于易,終莫之聞也。」終其一生,如夢幻泡影,無人聽聞。

幸好,豐旅兩卦的君位,不約而同的有個(譽)字,告訴我們人生可以是趟豐富之旅。豐卦可以建立萬民同慶,流芳百世之基業。旅卦可以抓住登峰造極的機會,成就與天命結合的最高榮譽。

告別式後,心情一直在沈落中。一者是對阿姨親情的不捨;一者是感嘆兩幅鮮明的畫面間,人生果如白駒過隙,韶光易逝,如今鬢己星星矣,而一事無成。是哀惜,更是自省。

本期目錄...

【樓醫師專欄】
 
疾病保養_臉色暗沉、舌尖紅?「心」不好!
◎文/樓中亮


中醫說︰「心開竅於舌,其華在面」,意思是說,可以從舌頭與臉的色澤,來了解心臟及血液健康狀況,若是臉色經常暗沉,舌尖偏紅,代表要注意心臟、循環系統的功能,平常可以用以下方式來保養。

午時小憩︰中午11點到13點,可以小睡15~30分鐘,可以養心。

養心粥︰紅棗20顆(去籽),蓮子20顆(去心),葡萄乾30粒,乾黃豆30粒,黑米(紫米)100公克,泡一晚。將上述材料放入適量水,熬煮成粥,一週吃3-5次。

本期目錄...

【兒童經典教育線上】
 
師生一起重寫課本——個性與群性的學習
岳明國小2016教學討論
◎文/王修亮


編按:2016年7月25~29日連續五天,修亮老師受到全國第一個公辦民營小學岳明國小校長黃建榮校長之邀,主持一項教學示範,並持續協助該校教師設計課程並實際授課。這是第三天課後的教師討論,王老師過去在頂溪國小的教學雖然是全科自編教材,但她帶領老師們如何用現成的課本進行教學,在循序漸進的概念與教學操作引導之後,她建議「師生一起重寫課本」,把不符理想的教科書當範本,把修訂過程中的思考和討論當作學習。

【第三天教師討論】

(以南一版教科書課文爲討論對象)

這個課本給我們的概念是:家人有誰?家人要和和氣氣的相處。它已經定位了家是「甜蜜蜜」的,至於他們的現況是什麼,他們將來要面對的是什麼?都沒有涉及。所以,如果家的組合不是爸爸媽媽、小孩、寵物,其它的家就不是甜蜜蜜了,那怎麼辦?小孩子不能沒有性別,我是男生,但是我可能喜歡背娃娃,也可能不喜歡背娃娃。這都是教師要關心的。

一年級只有個性沒有群性,我只能用他自己的個性去推導到群性,而且要在生活方式裡一步一步慢慢渲染。就像今天某某在前面排積木時遇到困難,被別人講,她就哭了,她是一個自尊心比較強的孩子,後來就一直不願意參與,直到講等號的定義時,她舉手發言,才又一起參與。但是另一位某某某,我就想,我今天忘了跟他說:如果你覺得站在王老師旁邊學不到,那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方式來學。結果太趕了,我後來就直接問他,你覺得你用自己的方法可以學到什麼?

如果跟父母開家長說明會的時候(很多家長會懶得來),我一定先去跟家長講,你來學校只花3小時,如果你連3小時都不給我,那你希望我花多少時間給你的孩子?我也一定會問父母,你覺得「群性」是什麼?家庭是處理個性的地方,一個人需要群性也需要個性,那群性是學校教的,群性是什麼?是溝通,所以他在學校一定會遇到人際互動的爭執,就要學習互動與溝通,這就是群性。當學生本身遇到群性挫折的時候,家庭處理群性的態度跟學校處理群性的態度跟方法一樣嗎?應該不一樣。那你們可以試試往這個方向練習,學習很客觀的跟父母溝通之後,慢慢自信出來,也會讓父母沒有話講,即使口頭上不見得認同,但他還是會因為道理講不過你,覺得你是對的。

互動,所以兩個人都要動,一個動一下,退一下,另一個道歉一下,進一下,才有辦法溝通嘛!依家長的態度應變,說話的態度來調整一下,我們雙方都學習調整一下,讓事情可以有機會處理得合於教育性。

物化的孩子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主,整個人格物質化,對自己沒好處,他就不這樣做。這樣的孩子其實我也沒有能力改變,但我曾經說過,只要孩子少退步就好,連家庭教育都偏差了,那他在學校教育裡吸收的可能連一分都不到。整個人格教育裡,家庭教育是七分,學校教育是三分,這種孩子到最後只能學到知識跟能力,感情都學不到。如果這類的孩子我看得到改變的效果,那我會願意花這種時間,如果看不到效果,那我就不會花這種時間,這就是當老師的理性,如果他有機會可以改變,日後改變社會,促進社會更和諧、更均衡,那麼我現在投入時間,是站在我的責任上思考,對社會的效益更好。對於家庭極弱勢的孩子,我一定要把持這種為人師的理性,我(教師)是屬於所有的孩子,必要時我必須要切割分配,讓這個孩子可以自己漸漸有自信,可以獨立起來,因為我畢竟不是所有孩子的媽媽,如果是要當孩子的媽媽而不是老師,就一定會有偏心,老師的態度是很重要的,不能有所偏頗。

以前我們是在「群必須要相處,但己經有一些自己的個性」的基礎下,編輯教材。其實小學一年級剛入學的時候是要講一些群體規則的,但是不能直接講群性,又要講得有趣。二年級還是以「我」為主,但要知道別人也是中心,所以你要學著瞭解別人。一年級是自我觀察比較多,二年級仍是主觀的觀察,從我的主觀去推論別人。二年級要有能力公開講述自己的觀察與跟別人溝通的方式;三年級要練習從一個事件的脈絡,解析自己與別人交錯的關係,明白自己在什麼狀況下會生氣,別人呢?別人也會因為什麼樣的情形生氣?所以我應該怎麼做?看到別人怎麼說的時候,我又要怎麼做?真正瞭解別人及自己的個性,以及我跟別人的個性應該怎麼交融?還要去對照一年級時的自己,感覺有什麼不一樣,建立反省的基礎,到了四年級才能學習合作。

怎麼教學生討論?格物致知在第1、2節課時都會先講。要先讓學生分組,分組後怎麼跟別人表達或溝通都要先講過。比方說:「來!我們分成兩邊,或分成三組,每個人先講一次。」輪流講完以後,再整合成一組的想法,最後再分組發表,彙整全班的意見。像學習共同體的座位排法,那比較適合2個人討論,適合高年級針對較深的內容來討論;中低年級,尤其是低年級人數多一點,比較適合圍成圈圈、面對面,會比較好討論,也可以增加他們對群性差異性的瞭解與溝通。

進入課文時,要讓學生學會提問題,一年級到二年級要讓他學會看見問題後面的層次,一年級要有一個層次,二年級要有二個層次,一上帶他提個問題,並允許他提字面上的問題,例如:一起成長是什麼意思?(1)為什麼我們以前是舊世界?(2)舊世界不是文章中出現的,所以屬於第二個層次,為什麼不是舊世界?(3)學習氣氛是在討論中平等對待,例如:把每個人的問題寫出來,遮起來,大家分別猜猜看,他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讓每個人都發表的機會,沒有名字,但是可以讓大家都動腦想一想。以後,有些層次較淺的問題,也比較不會再問,不是怕被別人笑,而是覺得沒有必要,因為孩子也學會分清楚問題的層次了。

我建議,先選一篇,帶討論之後,也可以跟學生一起討論,師生一起重寫課文內容,寫在課本旁邊,還順便教學生認識註解,完成文章內容。另外,我還會教學生認識「字眼」,就是文章裡面的關鍵詞、關鍵句、關鍵字,找出這些跟文章內容的關係,這些字眼一定要會認或要會寫,註解的部份組合起來,也會變成我們自己編寫的課文,順便教他們怎麼排列,到底先教課文、還是注音、國字、還是註解,整個的概念是什麼,最核心的概念是什麼?可以拿一本是生字本,另一本是他自己討論的課文,生字都寫下來,變成是他自己的課本。

一年級還是以社區和自我的個性為主,那家庭的主題,我會以農耕或建築業的勞工生活,在這個土地上有哪些家庭的狀況為例。如果一年級年紀太小,我會選國外不同狀況的家庭類型,來讓他們瞭解各種不同形式的家。從植物入手比較單純,動物的互動就比較多,人的互動就更複雜。

伸延性思考,就是把自己的思考並排再加以比較,樹還會有分成大樹小樹,一樣有花有葉,所以他們都是植物。植物就是最上層的概念。大樹公寓,如果他只是當成別人的食物,那麼大樹的感覺是什麼?如果植物太少,可以從山、石、水、火、風,讓大自然所有的感覺都出來,這樣到二年級才能講客觀。一上:我怎麼看這個世界?一下:從家出發探索群的起始點,但家又是個特別的地方,是個培養個性又是開始學習與群互動的地方;家又是對自己的個性完全包容的地方。二年級講述社區,包括社區中各種各類的工作都要稍作介紹。瞭解社區怎麼形成的,人際互動己經可以擴張到整個社區的範圍。三年級時,整理一個人的成長是經歷過體驗、掙扎、衝突,明白一個人的個性養成的歷程是多麼不容易,學習自知自己的個性是如何構成的歷程。國語生字是以六書作為教學的系統。

本期目錄...

【小子易遊未盡】
 
折獄致刑
◎文/王蘭生

日前收到一封郵件招領通知,不知是啥物件,只標註是由法務部寄來的文書,心想近來公務上並沒有和法務相關的業務,心中一絲絲不安油然而生,莫非多年前不快的經驗又將發生?

「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嚮。」深吸一口氣,靜心占問這封郵件對我的影響,結果是〈賁〉卦五、上爻動為〈既濟〉卦,五爻「賁於丘園,束帛戔戔」、上爻「白賁无咎。」「既濟定也。」看來是官樣文書,但卦象爻辭究竟何指,還是只有去郵局領取才能知道了。

拿到郵件後,心情陡的一沈,竟然是法務部廉政署寄來的通知書,沒有詳細說明,只見案由標明是︰「貪污治罪條例」,傳我於指定時間到廉政署作證,但也沒有在通知書上說明是什麼案件,一頭霧水的我只能瞎猜和回想,究竟在過去的職務上處理了什麼案件發生了什麼樣的爭議。雖是證人身分,但以往也曾聽聞有人一不小心,證人便轉為嫌疑人或被告的案例。依照通知書上所留的聯絡人電話打過去詢問,廉政專員只說當天會請我看一些文件然後要我協助說明。

十年前有過類似的經驗,時任地方政府建設單位基層主管的我和直屬長官以及同仁,業管一樁五星級觀光旅館土地開發案,須辦理都市計畫土地變更程序,雖然一切依法辦理,但過程中可能因為開發業者競爭對手的運作和惡意檢舉,長官和我以及相關同仁被地檢署傳訊,查察是否圖利開發業者,並移往調查局北機組隔離問訊。猶記得當天上午從10點一直問話到下午5點才結束,事後雖然全案不起訴,但這樣的經驗在我心中已留下極差的記憶,這回莫非又要再來一次?

這才猛地想起我的卦象,〈賁〉卦大象傳云︰「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直覺就是依法行政、正大光明,又何懼於司法的審視?而〈賁〉卦前一卦為〈噬嗑〉,也是〈賁〉卦一體兩面的綜卦。事出必有因,由〈噬嗑〉而至〈賁〉,這難道又是一次弱肉強食、叢林鬥爭下的產物?

近六年來我的公職生涯轉變不可謂不大,由文化領域而至地方城鄉建設、而後又回歸中央文化事務,究竟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最有可能的應該是我在縣政府任職建設處所發生的事情,占問是否如此?得〈既濟〉卦五爻動而為〈謙〉,《雜卦傳》云︰「既濟定也。」〈既濟〉大象傳:「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看來八九不離十。

隔天向過去縣府擔任部門主管的同仁詢問了一下,才知道確實是一樁民眾檢舉、有關住宅大樓開發涉及建築法令與都市計畫規定的案件。這個案件因為樓層高度的關係引人注目,被人質疑縣府在法令規範上有違法放水之處,而我的同事們也同樣收到了廉政署的約談通知。

公務人員的核心教條開宗明義便是廉明、公正與效率,自從擔任公務人員之後歷練地方及中央事務,也分別受過許多不同級別的文官訓練,對公務人員所須具備的道德倫理及創新服務理念信受奉行。同事中確實不乏有些人或因為貪圖利益、或因為程序不夠嚴謹而導致官司纏身,回想起自己初任公務人員的一位高階長官,三年前便因為圖利案件而被起訴判刑,很讓人吃驚;但也有因為被人誣陷而白白賠上自己聲名的案例。想到這裡實在擔心,便再占一卦,問我會不會深受此案影響?又是〈賁〉卦,此回六四及上九爻動而為〈豐〉卦,〈賁〉六四「賁如皤如」、「當位疑」而「終无尤也。」上九則「白賁无咎。」廉政署的官員應當知道我們一切是依法行政的吧?而之卦為〈豐〉,確有司法調查、評斷審判之象,因為大象有言:「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我還是必須小心謹慎,否則若發展至下一卦〈旅〉,那就將面對「明慎用刑而不留獄」的局面,失時失勢又失位,定將苦不堪言。

易經教我們「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數往知來以知機應變,我請同仁收集了相關案件的文書資料開始研讀並回憶執行細節,再三思索相關決策的過程有無瑕疵,回答問題時要如何陳述方能明白解釋許多程序及實質的問題。於是再占:於廉政署作證訪談時的狀況會是如何?伏羲有何提醒?得〈中孚〉卦九五君位爻動:「有孚孿如,无咎。」「位正當也。」看來抱持誠信的態度,將實際的狀況陳述說明清楚便不會有後遺症,更妙的是大象傳:「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豐〉卦折獄,〈中孚〉卦議獄,都是必經的過程呀!

知道了案件標的、也抓住了準備的方向,依此原則行事,那這個案件最終對我的影響為何呢?所得是〈履〉卦二、四及上爻動,先「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再「履虎尾,愬愬終吉。」最後宜變為上爻「視履考祥,其旋元吉。」有意思,踩了老虎尾巴若要不被反噬遭災,策略要以柔履剛,謙虛柔和,保持誠意正心、敬慎不敗,最後便可通過盤問作證的程序而安然退場,由「貞吉」、「終吉」到「元吉」,看似一氣呵成,但仍應胸懷坦蕩、戒慎恐懼,方能「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呀。

本期目錄...

【詩情話易之零六】
 
依舊青山綠樹多
◎文/唐德清

在上一期的欄目裏,筆者談了葉采的《暮春即事》,這一期來談一談南宋大儒朱熹晚年的一首即興口占詩《水口行舟》。

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
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


慶元三年(1197年)初春,68歲的朱熹在淨安寺餞別蔡元定之後,偕門人黃榦(朱熹的女婿)、林用中從閩北考亭,乘坐小扁舟潛往(當時的朱熹已經被看管)古田,準備在杉洋鎮的藍田書院講學。春寒料峭,風雨交加,日暮昏黑,一葉扁舟孤零零停泊在水口的江邊,狂風陣陣,吹得小舟搖搖晃晃,顛來倒去,睡在船艙裏的人們,不時被驚醒,徹夜難成眠,清晨雨停,天空放晴,詩人整頓衣裳,忐忑不安地撥開簾幕,走出船艙,舉目四望,但見風平浪靜,涼氣襲人,遠處的青山,若隱若現,連綿不斷,江邊的樹木,經過雨水滋潤,更加鬱鬱蒼蒼,青翠欲滴,朝氣盎然,生機勃勃,詩人倍受鼓舞,把昨夜風吹浪打的擔憂拋諸腦後,提筆寫下了這激勵人心的四句詩。

我們不妨重溫歷史,來看看當時朱熹的艱難處境,更能體會《水口行舟》這首詩的高遠。

慶元黨禁是南宋寧宗慶元年間(1195年-1200年)韓侂胄打擊政敵的政治事件。紹熙末,宋寧宗由趙汝愚和韓侂胄擁立爲帝。趙汝愚出身皇族,韓侂胄是外戚,二人不合。趙汝愚爲相,收攬名士,朱熹是當時著名學者,被召入經筵,爲皇帝講書。韓侂胄圖謀排斥趙汝愚。慶元元年(1195)二月,趙汝愚罷相,出知福州。反對趙汝愚罷官的人都陸續被放逐;慶元二年正月,趙汝愚暴死於衡州 (今湖南衡陽)。韓侂胄當政,凡和他意見不合的都稱爲道學之人,後又斥道學爲僞學。禁燬理學家的語錄一類書籍,科舉考試稍涉義理之學者,一律不予錄取。慶元三年,將趙汝愚﹑朱熹一派及其同情者定爲「逆黨」﹐開列「僞學逆黨」黨籍,凡五十九人。名列黨籍者受到程度不等的處罰,凡與他們有關係的人,也都不許擔任官職或參加科舉考試。朱熹受地方官的打擊和排斥,處處遭到刁難,《續資治通鑒》的一百五十四卷記載:有沈繼祖者,嘗采摭熹《語》、《孟》之語以自售,至是以追論程頤,得為御史。因誣熹大罪有六,且曰:「嘉為大奸大憝,請加少正卯之誅,以為欺君罔世、汙行盜名者戒。其徒蔡元定,佐熹為妖,亦請編管別州。」詔熹落職,罷祠,竄元定於道州。已而選人餘祕上書,乞斬熹以絕偽學,謝深甫(右丞相)抵其書於地,語同列曰:「朱元晦、蔡季通,不過自相講明耳,果何罪乎!」

可見當時韓侂胄同黨們,是要費盡心機羅織罪名,將朱熹比為少正卯,亟欲致朱熹於死地,若不是謝深甫等人仗義執言,危難之際相幫,後果難料矣。這就是朱熹創作《水口行舟》這首詩的大背景,雖然橫遭厄運,朱熹卻能豁達安然,儘管他的人生際遇也像大江中的小扁舟,時時經受狂風巨浪的打擊,但是只要信心堅定,守住自己的核心思想,風停浪靜之後,一定能夠看到「依舊青山綠樹多。」

朱熹十四歲時父親去世,非常幸運的得到了劉子羽(朱熹的義父)及其胞弟劉子翬(屏山先生、朱熹的恩師)、劉勉之(白水先生、朱熹的岳父)等劉家的照顧和栽培,(2014年11月25日,劉君祖老師伉儷造訪武夷山紫陽書院(武夷精舍)時,閩北朱子聯誼會朱美珍會長深情地對劉老師介紹說:「劉家是朱家的恩人啊!」)劉子翬先生是當時著名的理學家,尤其精于《周易》,世稱「屏山先生」,他送給十七歲少年朱熹三個字「不遠復」,這三個字就是朱熹一生信守篤行的格言,至死不渝。


「不遠復」三字是源自《復》卦的初九爻辭,而《復》是《周易》中很重要的一個卦,排序為第二十四卦,是建立在前一卦《剝》卦的基礎上,《復》之前,一定要先《剝》,去舊爾後布新,剝掉外殼,剝掉果皮果肉,最後才能見到可貴的果仁,吹盡狂沙始到金。人也是一樣,頭腦裡頭經常瀰漫一些貪嗔痴慢疑的念頭,整天受制於物,受制於外人,不把這些似是而非的錯誤想法除去,人就沒有辦法健康自在,《心經》也說「照見五蘊皆空」,方能「度一切苦厄」。《復》卦的六個爻,是在講恢復、修行、復原的六個階段、六個步驟。從初九「不遠復无祗悔元吉」、六二「休復吉」、六三「頻復厲无咎」到六四「中行獨復」、六五「敦復无悔」,再發展到上六「迷復,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爻爻大智慧,步步有玄機。

六爻之中,最核心的就是初九爻:「不遠復,无祗悔,元吉。」人的一生,難免經歷種種形形色色的誘惑和考驗,但是只要自己把握住主心骨,堅持理想,心中有太陽,處處有陽光,總能抵禦外在的打撃,稍微有偏差,馬上調整回來,佛家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就是「不遠復」,自己將此理念落實到行動上,甘心情願來進德修業,即使碰到困難,也不至於後悔(无祗悔),終身實踐,有所體會,有所收穫,自然就是「元吉」,經風雨,見彩虹,千磨萬擊還堅勁,依舊青山綠樹多。

本期目錄...

【學會最新公告】
 
 

2017春季研習營6/11舉行

◎編輯部

周易學會今年春研營於 6/11(星期日)在台北【台大校友會館四樓】舉辦,活動內容精彩,歡迎大家踴躍報名。本次研習主題為《通志成務,憂患興邦》。台南、高雄的同學仍然享有持高鐵來回票根免繳報名費的優惠!


報名請向各班班長或學會工作人員登記。

報名電話:02-2395-7395 (週一至週五,每天下午2:00~6:00)
Email:service@iching.url.tw,請註明:班別、姓名、聯絡電話、用餐葷素。

繳費:會員1400元(請另繳交106年常年會費500元),非會員2200元。包含書籍、課間點心、中午中式餐盒,晚間宴席。

繳費方式:
1、匯款/ATM
戶  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銀  行:國泰世華銀行(013)華山分行
帳  號:118-03-500007-1
繳費完成後請電郵至:yhhsia@moeaboe.gov.tw告知您的姓名及班別:2017春研營,若是以ATM繳款,請附上卡片“後五碼”數字,待確認後,學會將於二十日內電郵回覆您繳款確認通知。
2、在學會上課者可向工作人員繳費,並請務必直接索取收據。

本期目錄...


2017易經基礎夜班招生

◎編輯部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於5月3日起開辦《易經》夜間班基礎課程。歡迎有識之士共同來研讀群經之首《易經》,這部充滿智慧的經典,對個人安身立命、家庭親情、工作事業,及預測未來等都是最佳指引。

授課教師邱雲斌為前任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理事長,現專任講師;亦為資深媒體人,歷任經濟日報記者、服務組主任等職。隨易學名家劉君祖學習《易經》十餘年。授課內容包括認識先天八卦、後天八卦,再詳細講解《易經》卦爻辭、解說《易經》架構、並介紹十翼導覽等。以現代生活應用為例,內容活潑,易學易懂。


報名辦法:

(1)學會各班同學請向學會助理登記
(2)新同學及會外各班請email:service@iching.url.tw或洽周易學會:
     電話:02-23957395 (週一至周五)下午2:00-6:00,或電0935732323

上課地點: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台北市紹興北街23號3樓,捷運善導寺站6號出口)。
上課時間:5月 3日 起∼ (每週三晚上 7:00 ∼ 9:30)。

費用: 全期48堂課 :$12000.-

新同學(第一次參加本學會課程)非會員: $12000元。
新同學(第一次參加本學會課程):
1.入會費 + 年費/ $1500;
2.入會後:學費九折優惠($ 10800.-)
舊同學複習班(非會員,曾經上過本學會任一老師的易經基礎課):全期 $7000.-元
舊同學複習班(會員,曾經上過本學會任一老師的易經基礎課):全期 $5000.-元


繳費辦法:
匯款/ATM
戶  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銀  行:國泰世華銀行(013)華山分行
帳  號:118-03-500007-1
【繳費完成後請電郵至:yhhsia@moeaboe.gov.tw 並留下姓名及聯絡電話,若是以ATM繳款,請順便告知卡片"後五碼"數字】

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www.tweching.org.tw